【環球科技綜合報道】據《每日郵報》3月11日報道,研究人員發現可以通過連入Wi-Fi后的手機信號追蹤行人的行蹤,這一發現將有助于完善社會基礎設施建設。
當手機連入Wi-Fi熱點,手機持有者的行走路線和目的地就會像撒上了面包屑一樣,留下一條“電子路線”。通過這種技術,不需要視頻記錄、發放傳單,研究者就可以在地圖上輕而易舉地看出大學生和教職工們每天行走的線路,從而分析出學校附近哪家餐館受歡迎,以及受歡迎的原因。
研究者收集了2000多名學生近10天在學校附近連接Wi-Fi留下的兩百多萬個路線點,整理數據后,對應到學校附近的21家餐廳。再結合學生課程表,餐廳銷售記錄等數據,研究者就可以分析出影響學生就餐選擇的因素。
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PFL)交通運輸實驗室研究員Antonin Danalet表示,對于駕車或乘坐火車的人,我們都可以收集到出行記錄數據,但步行者的出行數據一直很難收集。通過這種方式,我們可以了解到步行者的出行習慣,分析他們在音樂節、博物館、醫院等對道路基礎設施的使用,既簡便,成本又低。
通過Wi-Fi記錄,Danalet在洛桑聯邦理工學院對學生們進行了調查,并制作了一個學生活動路線選擇模型。通過這一模型可以分析出學生產生厭煩、進度拖延與上課時間、主要活動、時段及活動形式之間的關系。Danalet還專門為一項活動制作了目的地模型—吃。除了電子路線,模型涉及的其他參數還包括餐廳事物的價格,種類,位置是否明顯,與上家餐廳的距離,社會經濟參數等等。
為了檢驗模型是否準確,Danalet親自進行了調查?!拔覀儗i-Fi記錄,與一項調查學生們到校時間的調查記錄進行了比對?!苯Y果發現,調查中學生們早晨的到校時間要比Wi-Fi記錄晚一個半小時。Danalet對這樣的結果表示疑惑:“難道是學生們到校一個半小時之后才打開手機嗎?還是他們不愿意配合調查?”
Danalet認為,這項技術可以應用于步行者較多的公共區域。他說:“這套調查方法可以應用與各種步行者較多的公共區域,尤其是火車站、醫院、機場、博物館等附近。這有助于我們改善和增加基礎設施建設。比如,可以通過這種方式確定火車站售票機設立點,或者了解不同樓層便利店的售貨情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