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在紐交所上市差不多1年零1個月。過去這一年,阿里股價經歷了過山車般的起伏,市值一度超越Facebook、通用、沃爾瑪,高時達到2800多億美元。而如今股價已經跌破發行價,目前其股價為66.28美元,市值較高時已縮水僅一半。
馬云曾多次表示自己不關心股價,且阿里集團CEO逍遙子(張勇)也曾發布公開信,號召阿里員工“忘掉股價,牢記客戶?!?/p>
眾所周知,如今的阿里在電商之外,業務已經涉足文化、娛樂、體育、健康、金融等多個領域,上市之后也在積極做電商之外的生態布局。對此,虎嗅在今年年初曾對《過去一年,阿里巴巴都布下哪些“棋子”?》做過盤點分析。
今天,虎嗅僅圍繞阿里電商業務來進行分析,回顧阿里上市這一年都發生了什么改變,馬云又在其中扮演何種角色,阿里未來的重點在哪里?
阿里的困境
一周前,馬云與楊致遠在斯坦福大學的一席“爐邊談話”(視頻中)提到了自己對中國經濟增速放緩的看法:“這些年來,中國經濟一直保持高速增長,我(馬云)認為是不可持續的,就像一個人已經長到了一米八,很難讓他再迅速長高了。中國需要放慢腳步,要學會放慢腳步,不計成本的增長是不科學的,過去一味的注重數量而非質量?!?/p>
同樣,馬云在出席美國前總統克林頓所成立的非政府組織“克林頓全球倡議”(CGI)的年會時表示,美國人過于擔心中國經濟,“只有對中國期望過高時,中國才會成為問題?!?/p>
并非經濟學家的馬云對中國經濟表示樂觀,我們應該感謝他為中國經濟做國際公關。不過我們也可以從他對中國經濟態度中看到,間接回應了阿里電商業務的增速放緩(受到宏觀經濟因素的一些影響),所以阿里整體上陷入了電商平臺交易總額增長乏力,營收增速快速放緩的壓力。
在平臺交易總額方面,可以用京東與阿里的GMV增速進行對比。京東從2014年第二季度的630億元交易總額,到2015年第二季度的1145億元,增長了近兩倍,連續4個季度保持在100%以上的增速。
而阿里從2014年第二季度的5010億元平臺交易額,到2015年第二季度的6730億元,一年時間增長了1700億元,增速已經遠遠落后京東,且已呈現明顯放緩態勢。據說今年天貓雙十一啟動會,馬云會出來站臺,而往年他都是雙十一當天才露面,可想而知今年雙十一對阿里和馬云的重要程度。
因為京東還處于虧損狀態,所以就不拿二者的盈利能力進行比較了。僅看阿里,受到交易總額的影響,阿里營收增長已經出現疲軟,好在有2014年第四季度的雙十一頂著。
凈利潤方面,由于中美會計準則差異與計入方式的差異,在上市后的兩個季度(2014Q4、2015Q1)阿里員工進行的股票激勵計劃攤入成本,凈利潤均出現30%左右的負增長;而2015第二季度受到阿里影業剝離估值溢價的計入,利潤出現明顯增長,總體來說阿里盈利能力尚在,過去一年67%的平均毛利水平,在國內電商中還算不錯。
1)淘寶生態惡化,跟不上消費升級
不過整體業務增長乏力,讓阿里一步步陷入困境,而馬云力挺國內經濟也是有他的道理的。要知道,國內經濟不景氣,會直接影響到大眾消費,淘寶正是大眾(電商)消費的主要陣地。
同時,國內消費升級,會呈現兩極分化,而品牌消費是必然趨勢,這也是唯品會崛起的前提。阿里努力用天貓來帶動整個淘寶系的消費升級,一方面積極簽約國際知名零售平臺,如Costco、麥德龍、梅西百貨等入駐天貓;另一方面,打跨境電商牌,通過天貓國際引入海外品牌。聲勢浩大,然并卵,海外品牌在天貓上95%都由國內代運營公司掌管,TP模式是直接以銷售為導向,不會鐘情一個品牌。
淘寶流量紅利早已過去,在2010年之后,我們基本上就未看到有新起來的淘品牌,而曾經的淘品牌也正面臨抉擇與重生:抱大腿、求上市、做實體。
這些都間接反映了淘寶生態環境的惡化。
上周,天貓調整了2016年度續簽標準,對在營商家提供的商品及服務品質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業績不達標、續簽未通過的商家可以選擇轉入淘寶企業店鋪(區別于C店)??梢?,阿里在守衛天貓一方凈土的同時試圖將淘寶升級,但規則并未發生根本性改變。
2)垂直電商對淘寶的品類分化
母嬰、美妝、奢侈品等垂類電商也在瓦解著淘寶(天貓)的“海量”優勢,虎嗅過去和一些品牌商家接觸后得到反饋,他們更看中垂直電商平臺帶來的精準流量。缺乏品牌知名度的商家,即便產品過硬也難在天貓上出類拔萃。你聽過天貓對外發布新聞稿說某某不知名的商家入駐天貓嗎?并沒有。
馬云是聰明人,早就預見到這一情況,兩年前基本沒聽到阿里投資了哪家垂直電商。如今,阿里投資了生鮮電商易果網、奢侈品電商魅力惠,天貓超市、天貓電器城也獨立出來,與京東們分庭抗禮。
阿里電商業務增長乏力,而云計算、大數據會是阿里重點推進的業務。
上市后的阿里職業經理人在高管中的比重在加大。引進職業經理人,一來阿里看中這些人在各種領域的權威性,二來阿里新業務內部稀缺這類能者。但他們并不像陸兆禧、張勇這些“阿里老人”與馬云有共同創業經歷,對阿里文化、價值觀理解不一定有“阿里老人”那么深刻。
馬云是賞罰分明之人,同為職業經理人的70后衛哲在2011年阿里巴巴平臺商家欺詐事件中引咎辭職。阿里影業執行董事劉春寧在今年7月被警方帶走,原因是劉春寧在騰訊就任期間涉嫌商業賄賂。職業經理人的“非職業”表現,一直是馬云的隱痛。
今年上半年,阿里三次的人事調整:
3月6日阿里免去王煜磊天貓總裁職務,由淘寶網總裁張建鋒“統一管理”,其實質是回歸“大淘寶”。
5月7日張勇接替陸兆禧出任集團CEO,在阿里集團扮演“救火員”角色額陸兆禧大權旁落。
8月5日高盛前副主席邁克·埃文斯出任阿里巴巴集團總裁兼執行董事,全面負責阿里集團全球化業務,向CEO張勇匯報。
我們不難發現,今年阿里重大人事調整都是側重電商業務。
3)對外形象受損
1月28日,國家工商總局,發布白皮書,指責阿里巴巴存在主體準入把關不嚴、對商品信息審查不力、銷售行為管理混亂、信用評價存有缺陷、內部工作人員管控不嚴等5大突出問題。隨后阿里進行了反擊,從而上演了一場近10天的“阿里大戰工商總局”。該事件也引發了阿里美國股東授權多家律師事務展開阿里對投資者提供不實商業信息等問題展開調查。
4月初,美國服裝與鞋類協會(AAFA)分別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和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提交了投訴,指控阿里巴巴的淘寶平臺售假問題嚴重,并建議將淘寶列入黑名單。
假貨、刷單是馬云不能容忍出現的問題,但他又表示無奈,“假貨是所有商業模式發展的硬傷,假貨不是淘寶造成的。但淘寶注定要背負這種委屈,這種責任”。所以在上述兩件事情發生后,一來成立了300人的“打假特戰營”,二則通過菜鳥網絡打擊快件炒信,此外還在進行反腐關店。甚至高調宣布整治山寨貨。
后續還宣布了一系列的治理成果,如果你細心的話,會發現阿里打擊刷單、打假、反腐關店等行動,力度多是集中在3~5月,雙十一、春節之后銷售淡季。
阿里未來還有很多不確定因素,面臨各種挑戰。馬云說過,“希望自己能早點退休,早點享受沙灘、陽光、享受二十年創業失去的樂趣”。祝福他。